当前位置: 首页 > 互动 > 在线访谈

省农业厅:发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有增有减发展湖北特色农业

浏览次数:14860 次 分享到:
字数:6920字体:[ ]视力保护色: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关注湖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我是主持人李雪莹。

  2015年末,伴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一个陌生的概念瞬间大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时间,几乎所有行业、所有领域纷纷围绕这一概念展开讨论。紧接着,2016 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究竟什么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湖北要怎么改?

  今天我们邀请到湖北省农业厅党组成员、总农艺师邓干生,来和网友聊一聊相关话题。邓总,欢迎您。

  邓干生: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围绕主持人出的有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同大家一起交流。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产品消费结构升级


  主持人:今年两会期间,习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请问您怎样认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邓干生: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伴随农业现代化的全过程。首要之义是按照中央“五大发展理念”,创新现代农业发展思路。要理性、辩证看待供给与需求的关系,要做到“双侧发力”、协调推进。当前的重点是供给端,要树立围绕供给和消费进行生产的理念,既要立足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也要更加注重政策的导向作用,处理好政策与市场的关系。

  核心任务是,根据市场的需求来配置生产要素,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也就是有缺口的想办法补,多的及时调减。同时,根据区位资源优势,创造新的产品,引导新的消费需求。通过改革,实现农产品消费结构的升级,实现农业竞争力的提高,实现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双增加,构建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推动核心任务的完成,动力在于创新驱动,要做到“五个创新”:一是围绕技术创新,提升农业物质装备水平。二是围绕产品创新,启动新消费、催生新产业。三是围绕功能创新,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四是围绕主体创新,培育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五是围绕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其长远意义在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农产品消费结构加快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需要,也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


  生产成本上升、效率低下、产品缺乏竞争力


  主持人:眼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经济热词。您刚刚谈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无论对当前还是今后农业发展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但长期以来,粗放式的农业生产也带来了很多问题,请问邓总,湖北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是不是也存在一些瓶颈和短板呢?

  邓干生:问的好。首先从粮食等大宗农产品供给侧来看,以往主要是数量增长、品种足够就安全了,但目前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更应该关注整个农业产业的安全问题。现在不是数量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农产品的竞争力下降,国际农产品进来了,把我们的市场占了,我们自己生产的卖不出去。这就是总书记讲的有些产品供过于求,生产多了但没有相应的需求,只能进仓库。而有些商品供不应求,不得不从国际市场进口。我国的粮食大宗产品出现了国内产量不断增长,进口数量不断增长,库存量也不断增长这样令人困惑的现象。

  从我省农业供给侧总体分析来看,粮经结合、农牧结合的高效模式研究开发不够、应用范围还需扩大;种养业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优质稻、精品果茶、草食畜牧业、名特优水产品的比重、农业综合效益有待提高。

  主持人:请邓总给我们具体分析一下这些问题和矛盾。

  邓干生:首先要解决的矛盾是:大宗农产品成本上升、价格下降与农民持续增收目标实现的矛盾。

  家庭经营收入仍然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而大宗农作物价格普遍走低,成本普遍上涨,投入产出不成正比。农忙时节农村劳动力短缺频现,人工费用快速上涨,生产成本上升。比如稻谷:“十二五”期间,稻谷连续丰收,国内供应极大改善,供求关系也逐渐转为宽松,在稻谷集中上市旺季,出现了稻谷收购价格季节性下跌,影响农户收益。玉米虽然“产不足需”,但是受饲料养殖和深加工需求相对疲软影响,潜在供应充足。量价背离,玉米种植收益大幅下滑,短期内难以好转。再比如油菜籽,2015年,主产区油菜籽价格同比下降40%左右,非主产区价格也呈高开低走态势。对农民的收入以及生产积极性都产生较大影响。

  主持人:那请问邓总,各类农产品价格下跌是受什么因素影响的?未来是什么样的走势?

  邓干生:根据农业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对粮油作物的展望分析(2016-2025),有如下判断。

  (1)稻米:“口粮绝对安全”有保障。产量基本稳定。“十三五”期间以及未来10年,中国稻谷年生产能力将稳定在2亿吨以上,进入高水平稳定发展期。消费稳中略升。综合考虑人口数量增长、城镇化率提高、农村脱贫致富等因素,中国稻米需求量将保持稳中略增态势。消费结构升级对优质稻米需求增加,拉动价格上涨。普通稻米价格受进口冲击和国际市场影响,可能出现阶段性下跌。

  (2)小麦:供需形势由宽松转为基本平衡。“十三五”期间,小麦种植面积稳中有降,消费稳步上升。虽然国内小麦供需不存在缺口,但以品种调剂为目的的小麦进口依然会存在,未来10年中国小麦年均进口量将在200万吨左右。同期,由于我国小麦出口优势不明显,期间小麦贸易仍将维持净进口格局。

  (3)玉米:供需形势有望平衡偏紧。面积、产量双双下滑。“十三五”期间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将大幅度缩减,价格将呈明显下跌态势。且与国际价格的关联将更加紧密。

  (4)食用植物油:未来五年产需总缺口超1亿吨。受比较效益下降、油菜籽临储政策改革和玉米大豆种植结构调整等因素综合影响,预计2016年油籽种植面积略有下降,其中,油菜籽面积约较上年缩减9.8%。到2020年,中国油籽产量预计为4970万吨,食用植物油消费量预计为3230万吨;油籽和食用植物油进口量预计分别为9193万吨和545万吨;食用植物油自给率约为31.2%。


  农业面源污染普遍存在 农业生产要素严重流失


  主持人:嗯。邓总为我们分析了农产品生产与市场供给情况,为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提供参考。同时,大家也非常关注在推进改革发展中的农业带来的污染问题。

  邓干生:提得好。这是在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中不能回避,也是最需警醒的问题--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我省用不到全国4%的耕地面积生产出的主要农产品产量均位居全国前列,但也付出了很大代价,湖北农业面源污染比较严重,农业生态环境正在遭受着外源性污染和内源性污染的双重压力。

  主持人:您刚刚提到“农业面源污染”,请您为网友们普及一下这个概念。

  邓干生: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化肥、农药、畜禽粪便以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通过农田的地表径流和农田渗漏,引起的对水层、湖泊、河岸等生态系统的污染。

  一方面,工业和城市污染向农业农村转移排放,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令人堪忧;另一方面,农药、化肥和地膜的使用量逐年上升,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和农田残膜等农业废弃物不合理处置,导致农业面源污染日益严重。据农业环保部门统计,2015年全省有机肥资源总养分约150万吨,实际利用率不足40%,化肥农药有效利用率仅40%,畜禽粪便养分还田率不足50%,秸秆综合利用率才刚达到80%。

  主持人:从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改善我们土地资源利用模式,缓解土地污染程度。请邓总为我们谈谈湖北在面对和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方面,目前采取了哪些措施?

  邓干生: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省农业厅成立了以戴贵洲厅长为组长的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二是依法依规管理。湖北省先后出台了《湖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湖北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湖北省畜牧条例》、《湖北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地方性系列法规。农业厅制定了湖北省到2020年农业节水、农药、化肥使用量零增长及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农田残膜基本资源化利用等4个专项行动方案。三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示范和推广。包括: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大力推广科学施肥、安全用药、绿色防控、农田节水等清洁生产技术与装备,实现生产过程清洁化。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大力推进农作物秸秆、尾菜、畜禽粪污、农田残膜回收利用,实现农业资源利用节约化。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以种植业、水产养殖污染减排、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重点,扶持和引导以市场化运作为主的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探索形成循环发展产业结构和生态布局。

  主持人:过去,人们为了片面地追求产量,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导致土地和水质污染严重,并且这种污染具有长期的破坏性,随着农产品的供给侧向生态、绿色转变,必将大大减少农药和化肥的利用,从而改善土地的污染程度,提高土地生产的可持续性。

  请问邓总,目前我省农业供给侧改革推进还有哪些短板?

  邓干生:这就是我要谈到的另一个问题,也是最需补齐的短板--农业生产要素严重流失。

  首先,人均耕地少,适度规模经营比例低。土地二调结果显示,我省人均耕地1.30亩,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22亩。好田好地数量逐年减少,质量下降,80%耕地有机质流失,土壤养分失衡加剧,80%耕地缺钾,土壤酸化严重。目前全省土地流转比重约为36%,与先进省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且地区之间不均衡。

  其次,农业人力资源流失严重。有知识、年轻力壮的大多外出打工,农村“空心化”现象突出,农村劳动力呈现出结构性矛盾和农业用工季节性短缺;基层农技服务部门后续乏人,农业发展面临很大人才缺口。

  第三,农村发展资金流失严重。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主要供给单位是农业发展银行。而事实上,它只是将业务重点放在了粮棉油收购方面,真正供给“三农”的信贷资金数量很少。国有商业银行方面,一方面提高了贷款的门槛,一方面撤销合并了县以及县以下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纷纷将信贷业务转向了城市。农村信用社的商业化经营模式将从农村市场吸收的资金,向收益较高的或非农部门流动,有贷款需求的农户和农村微型企业则难以得到金融支持。


  湖北综合优势突出 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作出重要贡献


  主持人:目前,一些地区正在进行着农业供给侧改革这样的转变,并从中尝到了不少甜头。听完邓总刚才的诸多分析,我省作为农业大省,在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方面,是否有先天的资源基础和优势条件呢?

  邓干生:主持人说得对。我省是全国农业大省,地处南北过渡地带,适宜种养的动植物品种多,历来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商品基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5年,我省粮食总产量达到540.66亿斤,再创历史新纪录。油菜籽、淡水产品产量连续20年保持全国第一位。鲜蛋、蜂蜜、食用菌、小龙虾等农产品出口量居全国第一位。茶叶、柑橘、蔬菜、肉类总产量居全国前十位。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居全国前五位。一大批特色农产品享誉海内外,湖北粮、荆楚味,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钟爱。十二五以来,我省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菜果茶等经济作物、畜牧和水产养殖加快发展。种养结合、粮经饲统筹、休闲农业、农产品加工、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水平显著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7%,主要农作物农机作业水平达到65.8%。我省农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保持全国前列。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生态循环农业面积达到1300万亩;稻田综合种养、农作物秸秆、养殖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升。农村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达到1633万亩,新型经营主体、新型职业农民和农业职业经理人加快培育,为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和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生力量。


  保障粮食安全 适应市场需求 增加农民收入


  主持人:听邓总介绍到这里,我们了解到,我省农业发展基础很好,问题和矛盾也客观存在。请问邓总,我省的农业供给侧改革,将秉承怎么样的思路来纵深推进呢?

  邓干生:前面我们阐述部分专家实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观点,下面,我与大家探讨一下实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一些思路。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底线是保障粮食安全,提升粮食产能。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方向是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业生产结构和有效的产品供应结构,发展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十三五”期间,我们将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围绕“守底线、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等关键环节,突出抓好“三个三”,力争到2020年,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到50%左右,养殖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5%,农产品加工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3:1,农业增加值达到3905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万元左右。


  抓好“三个三” 建中部领先的农业科技创新应用区


  主持人:湖北在推进实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路上,有先天的优势,也存在一定瓶颈。那么,我省该如何发挥优势,瓶颈又该如何解决呢?下一步,湖北将采取哪些手段?

  邓干生: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也就刚才说的抓“三个三”:构建三个体系,打造三个链条,优化三个结构。

  主持人:请您先给我们介绍一下三个体系构建。

  邓干生:首先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工程,打造一批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品牌。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直供直销、期货贸易等新型业态,支持重要农产品集散地、优势农产品产地市场建设。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创意农业,力争到2020年全省休闲农业综合收入达到500亿元。其次是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实施水稻产业提升计划,建立双低优质油菜保护区、现代畜牧业和淡水渔业示范区;建设蔬菜、水果、茶叶标准园、精品园和高效园,提高园艺作物产品竞争力。培育一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区、场),全面建立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和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在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四湖”地区、汉江流域实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工程。最后是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积极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专业合作、土地入股、土地托管等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大力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建立健全“一主多元”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力争2020年全省新型职业农民达到100万人。

  主持人:嗯,我理解以上三个体系的构建应该是推进我省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基础,接下来请您介绍一下第二个“三”,“三个链条”具体是指什么?

  邓干生:好的。第二个“三”,就是打造三个链条。一是打造农业产业链。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引领,发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重点打造粮棉油、食用菌、柑橘、茶叶、生猪、肉禽、禽蛋、淡水鱼和小龙虾等优势产业链,促进产业提档升级、扩大中高端产品供给,实现农业提质增效。二是打造农业供应链。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计划,建立农业供应链和农产品供应链信息管理平台,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产品供应链金融,缓解农产品供应链环节的融资瓶颈。三是打造农业价值链。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为农户提供贷款担保和资助订单农户参加农业保险,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和直供直销,引导农户自愿以土地经营权等入股龙头企业和合作社。推动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构建“产业经营共同体”,合理分配产业链利益,让农民有更多获得感。

  主持人:这三个链条的打造可以说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再请您介绍一下第三个“三”。

  邓干生:好的,第三个“三”,即优化三个结构。这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一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粮食生产结构,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稳定增强粮食产能,打造粮食生产新优势。二是优化农业区域结构。抓好优质稻、优质油、茶叶、食用菌、生猪、牛羊、淡水产品等优势和特色产品的产业布局、区域规划,推进种植业板块基地建设,重点打造我省种植业优势区。完善畜禽养殖布局,科学划定禁养区、控养区和适养区,推进畜牧强县和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加快形成平原湖区规模渔业、丘岗山区特色精品渔业、江河湖库增殖渔业格局。三是优化农业品种结构。提高优质稻、专用小麦比重,选育和筛选一批适宜主粮化的马铃薯专用品种和抗逆性较好、含油量较高、适宜机械化的油菜品种。建立完善高世代种畜禽繁育体系和水产名特优苗种繁育体系,提高苗种自给率。力争到2020年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6%以上,良种对农业增产的贡献率达50%。


  推进湖北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供给


  主持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举一纲而万目张”,邓总为我们介绍了思路和抓手,那么我们的工作的落脚点将放在哪里?

  邓干生:下一步,我认为要重点做好以下八个工程,推进我省尽快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实现农民收入平稳较快增长。

  一是水稻产业提升计划。在47个粮食主产区划定全省水稻生产功能区,打造区域性优势产业带。力争到2020年,全省优质稻面积稳定在2600万亩以上;水稻优质化率达85%以上,每年亩平增加效益100元以上,培育5-10个有市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

  二是建设双低优质油菜保护区。在全省 35个油菜生产重点县(市、区)建立双低优质油菜保护区。培育双低菜籽油品牌。力争到2020年,全省双低优质油菜籽产能稳定在250万吨左右,产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位。

  三是示范推广“粮改饲”。以种植结构调整为重点,以草食畜牧业发展为载体,推进粮油作物种植向饲草料作物种植的方向试点,努力构建种养循环、产加一体、粮饲兼顾、农牧结合的新型农业生产结构。力争到2020年,全省“粮改饲”形成500亿元的产业规模。

  四是全面开展园艺作物提质增效行动。重点支持建立全省茶叶、水果、蔬菜全程标准化生产体系,因地制宜整乡(镇)、整县(市)成建制推进,实现由“园”到“区”拓展,突出历史、文化特点,构建茶、果、菜品牌体系,扶持重点企业品牌和区域公共品牌。力争到2020年,打造蔬菜、茶叶、水果三个千亿元综合产业。

  五是大力发展稻田综合种养。按照“集成化技术、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建设、多元化发展”的思路,大力推广“稻虾共作”、“稻鳅共作”、“稻鳖(龟)鱼虾共作”等种养模式。培育一批技术先进服务到位的现代种业企业,打造“虾乡稻”、“香稻嘉鱼”等一批有机农产品品牌。力争到2020年,全省稻田综合种养面积突破600万亩,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六是加快发展绿色畜牧业。推进禁养区科学划定,合理布局畜禽规模养殖场建设。大力推进畜禽标准化健康养殖,调优规模养殖结构,提高自动化、智能化、设施化装备水平。探索建立沼液利用和畜禽粪污收集处理中心。力争到2020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率达85%。

  七是加快发展外向型农业。突出食用菌、名特水产、名优茶叶、精细蔬菜、天然蜂蜜等重点产品,大力推进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业国际产能合作,重点在粮棉油、畜牧、水产、农机装备等产业开展境外投资。力争到2020年,全省农产品出口总额突破40亿美元。

  八是积极稳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建成全省统一联网的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体系和土地流转服务平台。探索建立集体资产股份所有权有偿转让、退出和继承制度。力争到2020年,全省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财产权的保护制度更加完善。

  主持人:听完邓总的分析和介绍,相信网友们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将使我们农业的生产更加符合市场、更加适应消费、更加提高效益,提高竞争力,使我们的生产和消费两端,使我们的农民和市民两方面都能够得到好处。

  再次感谢邓总作客今天的访谈,谢谢您!

  邓干生:谢谢各位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