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旅游 > 安陆轶事

安陆宗教文化

浏览次数:1219 次 分享到:
字数:5573字体:[ ]视力保护色:

安陆宗教文化

 

朱绍斌

 

佛教于西汉末年、东汉初年传入中国,安陆佛教记载始于南北朝时期。史载梁武帝天监年间曾赦修城内报恩寺、槎山双泉寺等。北宋释赞宁的《续高僧传》记载,北周武帝天和五年,使高僧潘僧玮为“安州三藏”,创建寿山、梵云二寺。自此之后,安陆佛教兴盛,寺庙广布。安陆旧志记载,从南北朝周武帝天和五年(570)至清道光二十三年,住持安陆的高僧73人。清末民国时期,安陆古寺庵堂甚多,有寺庙233座,俗称“九庵十八庙”,规模较大的庙宇和道观有62座,如白兆寺、广济寺、金泉寺、古煜寺等。而道教在安陆的发展则在宋代以后,兴盛于明清时期,其建筑往往与民间民俗活动紧密联系。

一、安陆历史上的佛教

(一)南北朝时期佛教传入安陆

佛教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逐渐盛行各地。安陆有佛教的记载始于南北朝时期。报恩寺位于安陆古城西南城墙脚下、护城河北面。清《德安安陆郡县志》记载,报恩寺始建于南北朝梁天监年间(502—519),至今1500年。清代《安陆县志》记载:“报恩寺,城南,梁天监中建,为安陆诸寺之冠。明置僧纲司于内。”明代德安知府范理有《报恩寺诗》:“幽行何必远,投足得佳致。梵呗在林薄,白云催行骑。缁俦候前阶,一鸟鸣苍翠。殿制已凌虚,长廊转深邃。朝斋折露葵,茗碗祛烦累。心境湛以寂,便欲黜机智。转盼尘世界,身迹只如寄。役役以终朝,令人发长喟。”

槎山位于安陆市东北部,自古便是风景名胜之地,传说唐初名将尉迟恭奉命寻找风水宝地,看到这里风景秀丽,别有天地,决定在此修建寺庙,取名“双泉寺”。其实,槎山双泉寺是安陆最早建立的佛教名寺之一,建寺年代远早于唐朝初年。清同治年间陈廷钧编纂的《安陆县志补正》记载,双泉寺始建于南北朝梁武帝时期。清道光《安陆县志》还记载,明英宗时期曾重建双泉寺,铸造铁香炉、大钟。明清时期,槎山佛寺属禅宗的一支曹洞宗,从德字起号派三十二字:“兴振家业,钦遵佛崇,禅中静智,寂照双融。真谛现前,绍隆洞宗,阐演圆教,济渡无穷。”后来,该寺又由眉山霈祖庆字下另续派三十二字:“法源广昌,妙觉禅定,智德普宏,慧朗祥顺:心珠晃耀,性天莹净,嘉谟人猷,积通律论。”

北朝将佛教传入安陆的,是北周王朝的周武帝,所建的寺庙为寿山寺。寿山位于安陆县北与广水交界处,西临水,巍峨雄奇,远望形似穹窿,相传附近山民大都能活百岁,故名。北宋释赞宁的《续高僧传》记载,北周时期,“天和五年(僧玮)以葬母东归。敕使为安州三藏。绥理四众,备尽六和。在任之日,经始寿山、梵云二寺。南望楚水东指隋城,度轨程功轮奂成美,僧玮德播江淮……归葬于安陆之山。”释僧玮在佛教界地位尊崇,修建寿山、梵云二寺,讲经说法,信众云集,影响遍及江汉。

(二)隋唐时期安陆佛教的兴起

隋末唐初,大乘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融合,形成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的佛教。佛教传播更为普及,影响更为深远。隋文帝杨坚曾下诏京城及诸州置官立寺,弘阐大乘,一时寺院林立。安陆在隋代为郧州、安陆郡治所,释赞宁《续高僧传》记载了多位高僧,或为安陆人,或在安陆弘扬佛法。如慧皓为安陆人,自幼出家,晚年返回安陆方等寺传经说法,直到贞观七年才圆寂,活了87岁。安州沙门(和尚)贾逸,“隋仁寿初游于安陆”,是个言行诡异的妖僧,有未卜先知之能,曾帮助方等寺的高僧慧皓摆脱官司。另有高僧法护,隋炀帝大业三年曾到安陆修行佛法。隋文帝时期,秦王杨俊还专门写信给安陆方等寺的高僧智,赠给他大批供施品。王劭《舍利感应记别录》描述了隋代安陆民间崇奉佛教的狂热场面,可见隋代佛教在安陆的影响。

唐代安陆佛教影响最大的名山是寿山和白兆山。密宗和禅宗在安陆都得到发扬光大。禅宗主要在寿山,主持寿山寺庙的是高僧玄赜及其弟子净觉。玄赜是禅宗高僧弘忍的弟子,净觉撰《楞伽师资记》记载:“有安州寿山大和上(尚)讳赜,俗姓王,太原祁县人也……”因寿山为佛教胜地,李白初到安州即在寿山小隐,写下《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用的了公了自己中唐时期,有天台宗高僧普岸曾住锡寿山寺,“环拱可四百余众,执器听瞿沙之说”,授徒四百多人,为一时之盛。直到明清时期,寿山龙泉寺仍名闻遐迩。清初沈会霖编修《德安安陆郡县志》,收录《寿山龙泉寺碑记》一文。寺内有如意井、古桂树,附近有笔架山、墨山堰、砚窝石,传说为李白遗下的文房宝物。山下千年白檀树亭亭如盖,相传系诗仙手植。

唐代密宗传播主要在白兆山,主持白兆山寺庙的高僧神楷,是跟随玄奘译经的再传弟子,于唐高宗时期来到白兆山开山立寺,在楷师岩下译注佛经,撰有《维摩经疏》六卷,对佛教发展有一定贡献。《续高僧传》记载:“释神楷。姓郭氏。太原人也……后因讲净名经,见古师判处喟然叹曰:美则美矣,未尽善也。乃于安陆白赵(兆)山撰疏。”从李白诗篇可知,盛唐时期白兆山有般若寺,晚唐时期有竺乾院,宋代称白兆寺。宋代《五灯会元》记载,竺乾院开山和尚是志圆,诗僧怀楚为第二世。黄梅四祖寺高僧清皎与怀楚同时,曾住安州白兆山慧白禅院,属佛教临济宗。

安陆西北太平寨一带有石岩寺,李白有《题石岩寺》一首八韵,惜失传。清道光《安陆县志》载:“元和八年(813),府西八十里建大用道场。”该寺为龙王寺的前身。

大安山也是佛教胜地,相传相府许氏故居后改为大安寺。中唐时期,禅宗北派高僧怀空于安陆定(大)安山创办禅院,见山中多虎,便应村民所求,以佛法驱除七虎,并带病部领工匠建设禅院,庙宇建成后病故,享年八十三。此期间,还有曹姓安陆人到五台山修行,即五台山巨玄禅师。《景德传灯录》记载:行思传法第六世时,弟子有安州大安山省禅师、安州大安山传性大师、安州大安山省禅师。同时,行思师兄弟怀让禅师的第四世也传法安州大安山清干禅师。后来。行思传法第七世时传法八人,其中有安州大安山能和尚崇教大师、安州大安山兴古禅师。当时,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等佛教支派在安州广泛传播。

中、晚唐时期,安陆城内最高处龙头崖上建有浮云寺,耸立城中的最高建筑为浮云寺楼。北宋英宗末年,因皇子赵顼任安州观察使,安州废浮云寺楼为黄堂,作为赵顼的官衙。南宋时期,浮云寺得到恢复,词人廖世美有词《烛影摇红·安陆浮云楼》。到清代,浮云寺仍巍然屹立,清乾隆年间词人舒梦兰有词题咏。

晚唐时期,安陆还建有金泉禅寺。

(三)宋代以后的安陆佛教

宋初,蕲州四祖山清皎禅师,福州人,姓王氏,是沩仰宗的传人,初住郢州大阳山,后迁住安州慧日禅院。年七十时偈云:“吾年八十八,满头垂白发。颙颙镇双峰,明明千江月。黄梅扬祖教,白兆承宗诀。日日告儿孙,勿令有断绝。”淳化四年癸巳八月二十三日圆寂,年八十八。

宋代,白兆寺规模和影响更大。宋代状元宋祁留下多首题咏安陆白兆山的诗篇。白兆寺是历代高僧卓锡之地,《德安安陆郡县志》记载:“为宋重素禅师栖止处,(明)铁牛和尚、禧公、眉山皆卓锡焉。”白兆山留存珍贵的摩崖题刻,存有宋代状元郑獬、明代知府马龠、清代名士程健斋等游白兆山的题刻。白兆寺直到新中国成立才毁弃。 

    
    
    
   

宋代,安陆城西有胜业院,其前身据说是李白《春游救苦寺》一诗中所述的救苦寺。五代时期,后周世宗皇帝柴荣年轻微贱之时,往返安陆、江陵,靠贩卖布匹、生丝为生,曾在胜业院外的府河边巨石上濯足、小睡,留下龙蟠痕迹。宋代安陆王得臣有《柴皇洗足石诗》纪其事。胜业院在明清之际,称为德慧寺,延续至今。现任介绍德慧寺始建于明洪武年间。传说元朝末年,当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大将常遇春与陈友谅残部在德安府多次激战,三次血洗德安府,屠戮无数生灵,血流成河、尸横遍野。明朝开国建立后,朱元璋敕建安陆德安府(今安陆市)德慧寺以超度战乱中惨遭屠杀的亡灵,这是德慧寺修建的由来。据说该寺鼎盛时期有大小香房99间,僧人过百,是华中地区与汉阳归元寺齐名的禅宗名刹寺院,抗战时期毁于日寇炮火。上世纪80年代革开放后,安陆佛教信徒开始集资在安陆市委统战部的支持下重修德慧寺。市扩建陆续、扩建等主体建筑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匾额“大雄宝殿”。采用现代建筑工艺仿古建成的德慧寺重现数百年前的风姿,为安陆文化旅游增添了新的景点。

明清之际,石门山南麓座落着石佛寺,寺中对联云:“祖武振宗风,道显感灵钟梦泽。师慈施法雨,德感黎庶谒云台。”民间传说石佛寺建于唐代,由尉迟恭监造,殿宇房屋共1080间,在石门山下的落迦河边。有史可查的庙宇系明代祖庭禅师始建。祖庭(1412—1490)系明代江西豫章(今江西南昌)人,正统末年住锡于此,募修石佛寺落成后作文为记,并题一联,石刻立于山门:“佛殿不须金锁钥,祖庭自有石门关”。他临终作偈:“四十二年,石门热轰。七十九春,老汉独弄。谁少谁多,一般做梦。归去来兮,眉梢雪重。”清初,又有僧若石苦修募化,将石佛寺整修一新,庙貌光彩胜昔。惜清末民初,石佛寺毁于兵燹。

明清时期,关帝庙、城隍庙、岳王庙的修建蔚为风尚。传说城隍是守护城池的神,民间又认为城隍为冥漠中佑善罚恶、主因果报应的神,后唐封为城隍王。明洪武三年(1370)正式规定各府、州、县均建城隍庙。民间对于关羽忠勇仁义很敬重,并加以神化,安陆建有多处关帝庙。今钱冲恢复重建了关帝庙。

古代安陆建有尼庵。清同治《安陆县志补正》:“天符庙,在邑西门外金湖西岸,颇壮丽,香火甚盛。南城内亦有之余。”宋元古碑记载,天符庙主要祭祀唐代名将张巡。张巡力抗安史叛军,以身许国,被民间奉为水神。安陆在府河边立天符庵有镇遏府河水患之意。民间朝拜天符神,还有祛瘟的说法。

关于安陆的佛教传承,《湖北省佛教宗派源流初探》记载:“安陆县大安寺曹洞源流派极岩、慈慧二和尚从疆字下另续十六字:惟安寂静,皓月常明,华严性海,晋愿成登。安陆县大安寺满渡,满仁和尚从超字起续三十字:超起洞山源,远念大慈颜,愿展青莲眼,垂照后昆贤,彻悟西来意,同登华藏玄;从德字起号派三十二字:兴振家业,钦遵佛崇,禅中静智,寂照双融。真谛现前,绍隆洞宗,阐演圆教,济渡无穷;安陆县槎山双泉寺由眉山霈祖庆字下另续派三十二字:法源广昌,妙觉禅定,智德普宏,慧朗祥顺,心珠晃耀,性天莹净,嘉谟人猷,积通律论。”

二、安陆古代的道教

安陆道教的兴起在宋代,标志性的道教宫观是东岳观。

清道光《安陆县志》记载:“东岳观,治东二里”。东岳观遗址在安陆城东杨家山下,临毛家河,依山面水,林木蓊郁,建有天王殿、药王殿等建筑,主祀神祗是反商投周的武成王黄飞虎。清康熙《德安安陆郡县志》记载,东岳庙始建于北宋末年宋徽宗时期。明清至民国时期,东岳庙香火鼎盛。按旧俗,每年立春前一日,德安知府率府县僚属到东岳观举行迎春劝农仪式。明代德安知府范理有《东岳观诗》。正德年间,知府马龠曾对东岳观进行修葺,撰有《东岳观记》,镌碑立于观中。明末诗人杨一复有《东岳观诗》。至新中国建立,东岳观仍大致完整保存,前殿、中殿、后殿之间廊庑连接,石柱耸立,浑然一体,古朴典雅。前殿为主体建筑,单檐歇山式,面阔五间,殿顶龙脊凤檐,饰以彩色琉璃,金碧辉煌。中殿、后殿、十王殿、拜亭、报功祠、两庑等建筑物均保持明清风格。上世纪六十年代“文化大革命”,东岳观古建筑群被破坏殆尽,荡然无存。

古代为了祈雨,人们在白兆山东麓老龙泉边修建了龙泉观。该观也始建于宋代。但白兆山祈雨的习俗,可追溯到1500年前的北周时期。宋徽宗宣和元年升安州为德安府,侍御史毛美出任德安知府,“标尚风雅,白兆皆有题咏。”遇大旱,毛美曾率官员到白兆山祈雨。城内府河边的龙头崖上修建了龙头寺,作为官府祈雨之所。每逢大旱,官府请僧众设坛打醮,敲打法器,高唱佛号,至白兆山龙泉观跪求龙王降雨。府县官员装上龙泉之水,回府城庙宇继续祷告。祈雨民俗至日寇入侵才中断。

太平寨也是道教胜地,元末明初张三丰曾在太平寨附近的“放马岭太和禅院”修炼。清光绪《德安府志》记载:“张三丰,寓太平山,与山下宗显者尤善,其童子常从之游。童子语曰:‘张常出游,必偕我,但令闭目,一日窃视之,乃空中也。’三丰闻之不乐,遂遣之去。乃邀父老登山为别,揖众使坐,下山取火,往返四十里,顷刻而至……后觅三丰,不知所在”。

明代道教昌盛,白兆山巅的道观祖师殿,与武当山道教宫观同时修建,即建于明成祖时期。1994年,祖师殿复建,遗址出土了明代的白玉香炉等珍贵文物。

三、安陆基督教的传入

据史料记载,天主教始于1634年传入湖北,清雍正时期颁布天主教禁令,逮捕天主教徒,襄阳、安陆、武昌等地的天主教徒纷纷逃入偏僻之地躲藏。19世纪中期,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强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清政府被迫打开国门,西方宗教得以大肆传播。
     据胡日新提供的资料:1881年,基督教售经员胡德林以经商为名从江西来到安陆,受到在德安经商的江西商人热情接待,将其安居在汉东书院东边的江西会馆。胡德林后来自己在北门租了所房子,又将牧师罗修忠接来,渐渐形成了一个小教会。1882年,罗修忠离开了安陆,刘牧师和米牧师留在安陆继续传教,与安陆百姓屡屡发生冲突。县衙无能,只能从中“和稀泥”。为维持和照管教会,一个有阅历的牧师李修善来到了安陆。中华文化与英国的洋文化格格不入,市民与教会的冲突愈演愈烈,矛盾进一步激化。

1884年,德安府举行童生考试即考秀才,安陆城云集近万名童生及其亲友。考题为《黜异端以崇正学》,这个题目是康熙皇帝《圣谕广训》中的话,意思是要消除异端学说、崇尚儒教。考场上,童生针对时弊一书为快。出场后,一童生突然高呼去砸教会,众童生群起响应,义愤填膺涌向教堂,言明驱教。教会人员见众怒难犯,一面紧闭大门,一面向县衙求救。众童生砸破窗户,攻开大门,冲进教会,见物便砸。李修善试图阻拦,被童生打伤胳膊。

事后,李修善要官府赔偿一切损失。知县肖云打算妥协,时任知府赓音布系正黄旗人,以武备院卿衔任德安知府,坚决回绝。李修善于是报告英国驻汉口领事馆,由英国人与安陆知县交涉。肖云答应赔偿,李修善不同意口头承诺,逼肖云行成公文。李修善拿到县衙公文后,怕生变故,急坐小船赴汉。知府赓音布得到消息,立即派三只炮船追赶,每只船上设浆夫十人,追了二天二夜,捉错了船而让李修善逃脱。知府欲治知县之罪,“官司”打到李鸿章那里,结果知府赓音布于光绪十四年被调离德安府,知县肖云升任德安知府,安陆县在被砸原址重建教堂,赔偿教会一切损失。

1885年,新教堂建成开堂。李修善升为湖北教区长。1886年,英国医生毛粹章来安陆,在儒学南废墟上盖了一栋平房,于1888年定名普爱医院,借医布道。由于县人与都会积怨太深,汉东书院学子再次捣毁教会(未砸医院)。李修善不知是何用意,竟自己筹钱修好了教堂,并于1890年在普爱医院南建了一所小学,让教徒充当老师,专授教徒之子入学。此校1906年名崇文小学。

2008年,经安陆市民政局审核批准,安陆市基督教协会登记成立,坚持自治、自养、自传,独立自主办教会的原则,引导基督教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促进宗教和谐、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