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旅游 > 安陆轶事

安陆书院文化

浏览次数:3052 次 分享到:
字数:3607字体:[ ]视力保护色:

安陆书院文化

 

朱绍斌

 

书院之名始见于唐代,发展于宋代。最初,书院为民办学馆,由富室、学者自行筹款,于山林僻静之处建学舍,或置学田收租,以充经费,如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等。宋以后由朝廷赐敕额、书籍,并委派教官、调拨田亩经费,逐步变为半民半官性质的地方教育组织。安陆为历史上的安州州治、德安府治,向为鄂中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中心,教育事业引领先河,元代及明、清时期先后建有5大书院,即江汉书院、长庚书院、吉阳书院、碧霞书院和汉东书院。

一、宋末元初赵复创办江汉书院

元代湖北共有书院23所,其中德安府二所,其一为江汉书院,另一为长庚书院,均在德安府安陆县境内。江汉书院为古代安陆最早创建的书院,创建者是宋末元初的理学大师赵复。《元史赵复传》记载:“(杨惟中)闻复论议,始嗜其学,乃与枢谋建太极书院,立周子祠,以二程、张、杨、游、朱六君子配食,选取遗书八千馀卷,请复讲授其中……北方知有程朱之学自复始。”可见赵复是一代大儒。赵复家江汉之上,以江汉自号,学者称之“江汉先生”。

赵复对家乡充满热爱之情。《静庵笔录》记载:“赵仁甫,本宋人,被俘居燕。其经学文章,虽李敬斋、元遗山亦推让焉。上(元世祖忽必烈)在潜邸,尚召见,问曰:‘我欲取宋,卿可导之于前乎?’对曰:‘宋,吾父母国也,未有引他人以伐吾父母者。’上悦。仁甫虽居燕,恒有思归之志云。”他的拳拳报国之心,连忽必烈也受到感动,没有为难他。赵复虽在大都(今北京)为“师儒”,备受忽必烈及大臣礼遇,却不愿仕元,对江汉故土眷恋不已,思念逝去的亲人。1259年,蒙哥汗令忽必烈率兵大规模进攻南宋,元军再次攻占德安府。1260年,赵复坚执要求回到家乡。

赵复创建江汉书院,应在他青年时期在德安府讲学之际。清道光《安陆县志》记载:江汉书院,在府城南文笔峰下,元儒赵复讲学于此”。 清陈廷钧《安陆县志补正》记载,赵复早年为南宋乡贡进士,“预廷试未及仕,以所闻濂洛关闽之学教授乡里”。晚年回籍后,赵复痛于家国覆亡,复建江汉书院,潜心训育乡间子弟。至于江汉书院的遗址,清康熙《德安安陆郡县志》记载:“江汉书院,府城南文笔峰下,宋赵复讲学于此。”其址大致在今凤凰山下,而赵复所居之地名赵家洲,就是今天南城的石桥、仰棚至陈沟一带。

后人有联:“文笔插天云作篆,词澜浴日剑成龙。”

二、元代李仲章创建长庚书院

安陆古代的书院之中,与李白有渊源的,是建于白兆山西麓的长庚书院。清康熙《德安安陆郡县志》记载:“长庚书院,治西白兆山下,李太白读书处。元,李仲章建。”李仲章是元代杂剧作家,京兆冯翊(今陕西大荔)人,好文学,善作曲,也是著名的教育家。关于李仲章创建长庚书院的经过,清康熙《德安安陆郡县志》记载:“元皇间,(李仲章)任德安府判官,孜孜好文士,乐白兆山山川之胜,买田卜筑于其麓,家焉。再迁耀州守,调赴京师;南还,割田二顷建河南书院;寻乞归,复建书院于白兆山桃花岩下。

元仁宗时期(1311—1320),李仲章任德安府判官。其时,元朝重臣、同中书平章事(丞相)察罕寓居德安府东白云山(今双峰山)养病。察罕喜结纳文士,因此李仲章得以受知。李仲章此前曾在理学名家程颐父亲任职之地黄陂建河南书院。察罕鼓励他在李白游历之地白兆山建立书院以为教育场所。李仲章在察罕激励下,于白兆山西麓李白读书旧址,买田筑室,修建学舍;并割德安府应城良田400亩,以其收入作为长庚书院经费。该书院管理上独立,不隶属于有司,教学环境很好。书院建成后,消息传到大都,察罕非常高兴,让翰林学士承旨程钜夫撰文为记,延请诗文大手笔贯云石、张养浩、赵孟等作诗相赠。贯云石作《桃花岩诗并序》:“白兆山桃花岩,太白有诗。近人建长庚书院。来京师时,中书平章白云相其成,求诗于词林臣李秋谷、程雪楼、陈北山、元复初、赵子昂、张希孟,与仆同赋。

美人一别三十年,思美人兮在我前。

桃花染雨入白兆,信知尘世逃神仙。

空山亭亭倚朝暮,老树悲秋发红雾。

为谁化作神仙区,十丈风烟隔淮浦。

暖翠流香春自活,手捻残霞此细末。

几回云外落青啸,美人天上骑丹鹤。

神游八极栖此山,流水然心自闲。

解剑狂歌一壶外,知有洞府无人间。

酒酣仰天呼太白,眼空四海无纤物。

明月满山招断魂,春风何处求颜色。

三、明代何迁创办吉阳书院

清道光《安陆县志》记载:“(吉阳山)南拱大鹤,西接槎山,前有庙祀天符神,后一峰锐如插签,祀真武神,俗名朝阳观,明何侍郎迁吉阳书院在山西麓。”

何迁(1501—1574)字益之,明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曾任江西巡抚、漕运总督、南京刑部侍郎,有《何吉阳文集》二十卷、《吉阳山房稿》一百卷。何迁热心教育事业,在担任江西巡抚期间,对闻名天下的白鹿洞书院很重视,经常前往督察并讲学,嘉靖三十八年(1559)建闻泉亭于白鹿洞书院。何迁晚年退归安陆,设帐讲学,致力培养年轻后进。他的舅甥杨一复、次子宇度、婿高祚都考取了功名,次子何宇度是著名书法家,今成都杜甫草堂有他题撰的多幅楹联,应该说没有辜负他的期望。他的长子宇功弃文就武,中了武举,后任贵州清浪(贵州青溪)守备,何迁也很高兴,赋诗纪其事。晚年,何迁卜居县北60里的吉阳山麓,创建吉阳书院,以训育乡里子弟,开启民智,兴一代文风。何迁设立书院,应该是受了他的老师湛若水的影响。《明史·湛若水传》说“若水生平所至,必建书院以祀献章。”何迁所建书院选址县北吉阳山主峰兀吉峰北麓。清康熙《德安安陆郡县志》载:“吉阳书院,在郡北吉阳山兀吉峰北。何迁建。”“明何侍郎迁吉阳书院在山西麓。”书院建成后,地方官员常慕名前来拜访,何迁有《谢郡佐山溪蒋公达亭施公仰孙公傅春至草堂》组诗纪其事。关于吉阳书院的准确位置,因其遗址湮灭,今人无法寻踪。何迁诗中有自注:“吉阳书院,在吉阳山兀吉峰北。吉大寺在书舍西。院距先茔百步。泽在山南北。”今吉阳山下赵棚镇有“务丰村”,疑即“兀吉峰”的讹音。该村居吉阳山至县北槎山之间,山坳间残存有石马、石羊,民间传说吉阳书院就在这里。数处水库分布在峰峦幽壑间,波光粼粼,有似明镜,或许就是《何吉阳诗集》中所说的“”。所谓“”即群鸟经常翔集的水面,吉阳山万木葱茏,群山苍翠,是鸟类的天堂。山间大大小小的池塘水面,为鸟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所以,何迁形象地称之为“”。解放后当地掘出残碑一块,楷书径尺“洞天”,后题“吉阳山人何迁书”,字体肥劲圆熟,疑为“吉阳洞天”四字,是何迁为吉阳书院题写的匾额。

吉阳书院建成后,远近学子竞相负笈求学,一些知名学者慕名前来拜访何迁,并探讨讲学,带动了安陆北乡乃至应山教育风气的勃兴。明清时期,吉阳山一带出了不少秀才、举人乃至进士。直至近现代,安陆吉阳山一带仍是学风优长,人才荟萃。何迁的遗风德泽,可谓惠及当时,流被后世。

四、明代葛寅亮创办碧霞书院

清道光《安陆县志》记载:碧霞书院,在府城北之石柱山,明万历四十五年督学葛寅亮建,清初德安知府高翱重修。高翱,江南进士,顺治十六年赴任。

碧霞书院位于安陆古城北面的碧霞台,故名。史载该书院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由湖广提学副使葛寅亮创建,招收德安府属各县诸生之优者肄业其中。书院尚留存清道光年间翰林院编修吴嘉宾所撰楹联:“当窗水草之元字;绕窗松吹律吕声。”

葛寅亮(1570—1646)字水鉴,号屺瞻,浙江杭州人,是明后期著名的学者、忠臣。万历二十九年(1601)中进士第,曾任南京礼部主事、江西按察使司副使、湖广提学副使、福建按察使司佥事、升湖广参议等职,后追随南明政权抗清。南明政权灭亡,葛寅亮绝食殉国。明末清初,碧霞书院因战乱废圮。清顺治十六年,德安知府高翱重修。从吴嘉宾题联这一资料分析,清道光年间,碧霞书院应该仍然存在。

五、清乾隆年间创办汉东书院

道光二十三年《安陆县志》记载:“汉东书院,乾隆三十二年建,自碧霞台久废,迨国朝以来,一建于金泉寺,再建于四状元里……”乾隆三十二年(1767),德安府创办汉东书院,最初在碧霞台,以后先生复建于金泉寺、四状元里、四皇楼等地。乾隆三十五年,江西吉水罗暹春任德安府知府,对汉东书院进行了大规模增修扩建,成为府属各州县学子求学之所。清咸丰甲寅年1854年,汉东书院曾毁于太平天国战火。同治元年(1862年)德安知府吉尔哈春主持,在现址复建汉东书院。书院范围东至现德安路,南离现中山街约30米,西接现上玉石街,北临现紫金路,规模空前。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知府徐家干拨款二千五百串整修汉东书院,使之面貌焕然一新。
    明清时期,汉东书院成为江汉一带最负盛名的学府,培养了许多栋梁之材。汉东书院向清朝廷输送八品以上的官员三百多人。其中政界代表人物有陈学,官至一品工部尚书;李绍,官至陕西按察使,是西北大学的创始人。学术代表人物有李道平,其研究周易的著作颇有影响。光绪二十二年(1901),清朝廷下诏,全国书院改为学堂。光绪二十七年八月(1901年),清廷下诏,全国各书院改为学堂。府设中学堂,县设小学堂和蒙养学堂。汉东书院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改名为德安府中学堂。汉东书院改名为德安府中学堂。1912年,中华民国诞生,德安府中学堂改名湖北省第五区汉东中学,1923年改名湖北省立第八中学,1928年改名湖北省立第十中学,1935年改名湖北省立安陆初级中学,1945年,改名安陆县德安镇中心国民学校,1946年改名为安陆县吉阳镇中心国民学校。1948年5月12日(农历四月初四),安陆解放,吉阳镇中心国民学校被人民政府接管,改名安陆城关区完全小学。1962年,原汉东书院改名安陆县城关二小。1988年,安陆撤县建市。城关二小改名紫金路小学。中宣部原副部长、文化部代部长、著名诗人贺敬之曾为这所学校题写校名。从汉东书院到紫金路小学,连续办学二百四十多年,这在鄂中乃至湖北境内极为罕见,在全国也极少见。它是鄂中学校教育的活化石,对研究鄂中教育的发展演变历史具有极高价值。(朱绍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