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旅游 > 安陆轶事

安陆戏剧文化

浏览次数:2008 次 分享到:
字数:10039字体:[ ]视力保护色:

安陆戏剧文化

 

陈月平  胡日新   

 

一、汉剧

汉剧是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旧名楚调、汉调,清中叶形成于湖北江汉一带,以秦腔经随枣走廊南下演变出来的西皮为主要腔调,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荆河、襄河、府河、汉江四支流派,俗称路子。汉剧角色共分为十行: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十杂。腔调除了西皮、二黄外,罗罗腔也用得较多。伴奏器乐有胡琴、月琴、三弦、鼓板等。民国元年(1912),定名为汉剧。

安陆古称德安府,是汉剧府河路子的发源地,府河路子活动范围上起磨山、随州,下达黄陂、孝感,晚清同治年间德安府汉剧班很多,以“桂林班”、“和升班”、“恒协班”、“凤鸣班”实力最强,不间断在安陆城三皇庙演出,时人誉为“四大名班”,居首的是“桂林班”。“桂林班”历史悠久,名伶甚多,民众称之为“府河派”。晚清同治年间,18771年(清同治十年)山陕会馆出资在安陆城内组建汉剧班,命名为桂林班。桂林班定名取自《晋书·诜传》:“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王。”桂林班主要活动在山陕会馆(今玉石街)和西门河街龙头寺码头(今府河社区)临时剧场。1892年,湖北沙洋、宜昌、武汉等地的山陕会馆在宜昌组织全省汉剧汇演,德安府桂林班技压群芳,名震汉剧界。

桂林班初创时期唱一末的易振声老板,是桂林班的台柱,或者说是桂林班的开山祖师。易振声祖居安陆城东门易家桥(现中山街付家巷),以做豆腐为业,太平天国乱起,避乱外出,习学了汉剧,1866年回家后常去考棚街(现德安中路)老凤林茶馆,与三、五同好喝茶聊天,伴以清唱。他嗓音深沉苍劲、唱腔工整、韵味浓厚,加上身材适中、五官端正、表演端庄、字正腔园,颇受欢迎。“桂林班”成立后,他入班担任一末,拿手角色有《走雪》中的老院公、《教子》中的老薛保、《洪羊洞》中的杨令公、《甘露寺》和《求高计》中的乔玄、《兴汉图》中的刘备。易振声虚怀若谷、戏德可风,1885年去世后,“桂林班”唱末角的主要是蔡炳南、余洪元等。余洪元原籍湖北咸宁,出生于沙市,是个“汉剧迷”,和蔡炳南在武汉汉剧界被尊为“末行双斗”,《洪羊洞》、《庆顶珠》、《甘露寺》、《乔府求计》等尽得易振声真传。

“桂林班”净角有赵云龙,安陆赵棚人,以演包公戏最为拿手。在《打龙袍》中,他出马门时一声吆喝”领——旨”,接唱:“在宫中领过了太后命,来了陈州放粮臣,万岁的龙袍忙脱定,咱包拯打龙袍犹如是臣打君”,这一念—唱,如迅雷震耳,将满场的嘻笑声、喊声、叫卖声全部压了下去。他在《二进宫》、《探皇陵》中扮徐延昭,一身凛然正气。

“桂林班”影响最大的艺人是名伶陈丁巳,本名陈树滋,又名培德,生于咸丰七年(1867),安陆桑树店人,十四岁时家里送他到汉东书院读书,他弃学从艺。他聪明伶俐,深得易振声钟爱,被易收为入室弟子。丁丁巳嗓音圆润,吐字清楚,扮相气派,典雅大方,注重通过唱腔念白刻划人物,讲究身段、动作与人物形象和谐统一,成为汉剧承前启后的一代宗师。《四郎探母》、《哭祖庙》是陈丁已的拿手好戏,观众都说他把杨延昭演活了,故有“活四郎”之称。《盗宗卷》、《断臂说书》、《珠帘寨》、《捉故曹》和一些皇帽戏,都是他的绝活,演来无一不精,戏剧界流传“天下优伶,湖北二陈(程)”之说。德安府流传“德安府有三陈,一文一武一优人”的说法,“一文”即陈学(光绪年间的工部尚书)、“一武”即江南提督军门陈国瑞(应城人)、“一优人”就是陈丁已。可见陈丁已在戏剧界的名气和影响。

“桂林班”全盛时期有演员、化妆、服装、道具、布景、乐队人员百余人,—末到十杂各个行当都有二、三名演员。以四旦为例,绿牡丹是旦行A角,还有一位艺名花玉容的是B角。绿牡丹的特点是能进入角色,演谁象谁。如演《贵妃醉酒》则显得雍容华贵,天生媚态;演《二度梅》中的陈杏元则是端庄稳重,有大家风范;演柳迎春则酷似落难小姐,安贫守分;演杜十娘则表现出流落风尘,红颜薄命,所扮人物无不恰到好处。李彩云及其高足邓云凤虽也歌喉宛转,舞态婆娑,但与绿牡丹相比,总嫌美中不足。以后在龙头寺聂家楚汉混合班演出,以汉剧作幌子,主要是演楚剧,旦角李桂仙与一位姓肖的小生合演《二度梅》。李饰陈杏元,肖饰梅良玉,在《重台别》一折中,一对未婚夫妇生离死别,珠联璧合。

“桂林班”丑角周双喜是安陆周家牌楼人,演丑行文武皆拿手,插科打诨雅而不俗,功底深厚,表演精湛,拿手好戏有《蒋干盗书》、《石迁盗甲》、《广平府》、《跑楼》、《打炊饼》等,有“活蒋干”之称。他刻划人物个性、特点,维妙维肖,演到诙谐处,噱头铺垫,让人笑口常开。他在《一捧雪》中饰汤勤,把一个卑鄙龌龊小人的谄媚奉承、低三下四的奴才相,刻划得入木三分,那种玩世不恭的嬉笑怒骂,对当时社会的黑暗面、丑恶面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有力的讽刺。周双喜的儿子周天旺继承了乃父的衣钵。周天旺能演汉剧一末,也是唱楚剧的老生,多才多艺。周天旺虽继承了乃父的梨园衣钵,但没有继承其父的丑行,他眼神动作颇有桂林班风范,不论演任何角色,都能突出主人公的气质和性格,使观众随之喜怒哀乐。他在汉剧《走雪》中饰老院公、《三娘教子》中饰老薛保、《乔府求计》中饰乔玄以及楚剧《吴天寿观书》中饰吴天寿、《描容》中饰张老太公,演做逼真,一丝不苟,引吭高歌,大有余音绕梁之感,被观众称为“铜嗓先生”。

“桂林班”艺人曹金,应山人,桂林建班时入班为艺徒,是绿牡丹的私淑弟子,工青衣,善刀马旦。因其身段苗条,扮相秀丽,嗓音甜润,适合演凤骚旦,最后以演八贴为主,艺名“一枝花”。曹金以演《水浒传》中的潘金莲、阎婆惜和潘巧云著称,其他如演《西厢记》《红鸾禧》《拾玉镯》中的红娘、金玉奴和孙玉娇也十分出色,根据人物的处境、心情,雅俗有别,善恶分明,塑造不同的舞台人物。

德安府虽有闻名湖北的“桂林班”,但自始至终没有略具规模的剧院和舞台。“桂林班”由西帮票号投资建立,主要为山陕会馆服务,经费全部由西会馆供给,剧班演、职员以100人计算,每人每月伙食费银2两,工资平均每人3两,费用开支100两,每月所需约为白银600两。当年西帮全盛时期仅德安府布一项,年营业额即达200万两,财东当然毫不吝惜这点破费了。“桂林班”的行头有其特色,一般汉剧班是四蟒四靠,“桂林班”置办八蟒八靠,除常见的红、绿、白、黑四色之外还有金黄、正黄、紫、粉红各色齐全,1890年以后又添置了四蟒四靠,于是拥有12蟒12靠,在全省名列第一。“桂林班”散班之后,几箱较好的蟒靠、褶、帔被运回太原。1928年春,国民革命军第19集团军李纪才部内部火拼时,又烧去了大部,行头道具所剩无几。抗战胜利后,人们演出时只剩一件红蟒、一件紫靠(缺靠旗)、1件绿色和一件蓝色褶子、一白一红两件箭衣,一白一绿两套帔、裙。就这样,德安府历经战乱,汉剧一蹶不振。

二、楚剧

楚剧,旧称哦呵腔,又称楚戏,起源于孝感、黄陂、汉口一带,最初称为西路花鼓戏。清末,花鼓戏有两个流派,其中黄孝花鼓称黄孝路子,流传于府河(水)流域,称府河路子。花鼓戏最初被封建统治者视为“花鼓淫戏”,遭严令禁演,只有农村艺人农闲时组织乡班演出。府河路子最初活跃于府河沿线的巡店、辛榨、道桥、长江埠、隔蒲潭、辛安渡、大福街等地,后发展到安陆、云梦、应山、礼山(大悟)和孝感交界一带,深受老百姓喜爱,影响波及西到随枣、北出武胜关直至豫南各县,艺人表演范围最远达到河南郑州。1926年,北伐军占领汉口,花鼓戏正式定名为楚剧,从租界进入新市场(民众乐园)演出。以后,楚剧传遍湖北全省,甚至川、滇、黔、粤、桂、豫、皖等省也曾有过楚剧演出。

楚剧传入安陆是上世纪30年代的事。安陆曾经流行汉剧,后因国民党战火摧残,汉剧在安陆销声匿迹。为了填补空白,黄孝一带的流散艺人在安陆凑合了一个楚剧班子,在乡间演草台戏,偶尔也进城演出,但由于缺少主角,又没有什么好戏可演,时聚时散,没有成立固定的剧团。1939年4月,在武汉种菜的安陆人刘桂霞,喜欢看楚剧,有时也登台客串演出,是楚剧票友。一天,他心血来潮,拜访楚剧名角鲍悦南,请他带人到安陆演出。鲍受邀带着黄少卿、杨林川、刘惠霞等到安陆龙头寺剧场,同刘桂霞、武玉梅等搭班演出,上座情况不错。这样,鲍悦南一行就在安陆留下来。这是安陆第一个比较正规的楚剧班子。

  建国初期,安陆县委、县政府为配合土改运动,责成县文教局牵头组织了以筱艳卿、方兴保、赵德宽等人为主的文工队,巡回各乡镇演出,费用则政府承担。1952年,湖北省文化厅召开全省文工团(队)会议,解散了文工队。1954年,县委、县政府开始组建安陆县楚剧团。当时,安陆没有完整的职业戏班,只有两个业余剧团:一是以筱艳卿、方兴保、龙正安和赵德宽为主的城关楚剧团,另一个是以刘福财、陈孝清、陈泽晔为主的巡店楚剧团。县文教局整合两个楚剧团力量,组建了安陆楚剧团。

初建的安陆楚剧团演出水平不足以满足安陆人民的需求,在家住胜利街的陈颐忠引荐下,县文教局请来孝感群艺楚剧团来安陆演出,从中挑选了何亚洲、李建章、涂松青等演职人员,参加安陆县楚剧团。这是第二次组建安陆县楚剧团。时隔不久,县文教局又靖来了武汉联力楚剧团的主要演员徐晓楼、徐俊楼、鲍悦南、穆艳红、涂少斌等人,进一步充实演出阵容。1954年4月1日,安陆县楚剧团正式挂牌成立,性质为民营公助,徐晓楼为团长,李建章为副团长,计有演职人员37人。

安陆县楚剧团成立之时,县政府相应划拨一座小剧场和一批民房给剧团管理使用。小剧场称为“人民剧场”,原是本城硕彦耿伯钊的私宅,土改时被政府没收(1980年代落实政策归还),经过两次扩建,改造成一座可容纳750人的小剧场。同时,县政府又拨款购置场内座位和演出服装、化妆、灯光、道具等,设备逐步完善。安陆县楚剧团每天演出日、夜场,标价甲级票2角5分、乙级2角,剧场经理李守义又开办了茶务处,每碗茶钱加在票价中,以此解决演员家属的就业问题。从建团之日起,演职人员每月领取固定工资。1955—1957年,剧团分两批招收男女学员20余名,这两批学员给剧团带来生机,后来成长为各个行当的“当家人”。

1958年,剧团转为地方国营性质,改称为“安陆县国营楚剧团”,演职人员共46人。1960年,安陆、云梦合县,安陆县楚剧团改称为“安陆县楚剧一团”, 云梦县楚剧团改称为“安陆县楚剧二团”,同时从一、二团抽调30余名青年演员组成“安陆县文工三团”。1960年,剧团改为集体所有制,实行自负盈亏,改称“安陆县楚剧团”。同年,剧团决定在小剧场斜对面的露天剧场,修建一座可容纳1000多观众的新剧场。上世纪60年代初期,建筑材料主要是刳瓦、木料,剧团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所有材料到达安陆后,由演职员工在日场开锣前和么锣后,搬运到工地,由建筑工人施工;时隔半年,因资金短缺而停工;两年之后,湖北省财政厅下拨部分资金,重新开工,1963年底竣工,拖欠的款项由安陆县政府支付,解决了剧团的后顾之忧。

“文化大革命”以前,安陆楚剧表演和创作非常活跃。

建国初期,方兴保、筱艳卿、赵德宽等人组成文工队,到乡镇巡回演出古装戏《九件衣》等小型曲艺节目,城关的陈家祠堂和龙头寺也常有各地戏班来演出。巡店刘福才、陈泽晔、陈孝清、陈香林等人组织戏班演出传统戏《卖水记》、《粉妆楼》;城南石桥乡高光彩、高大宽等业余戏班在万庙演出传统戏《合同记》、《卖花记》、《白蛇传》;赵棚、接官、雷公等地都有民间艺人从事戏剧演出活动。

安陆县楚剧团1955年4月1日成立后,在自己的剧场演出传统戏,每天日夜两场,演出剧目分“活戏”、“呆戏”,各占一半。“活戏”也称水戏,即不依靠剧本,而靠某个艺人发“场单”(剧情提纲),按演员行当分配角色,演员自由发挥、编剧完成整体剧情的戏,如连台戏《薛仁贵征东》、《三请樊梨花》、《蒙面大侠》、《十三妹》、《孟丽君》等。“呆戏”即有剧本的“单本戏”和“折子戏”,还有老艺人长期演出、形成固定台词和表演方法的戏,这类戏有一定的艺术价值,久演不衰,如《潇湘夜雨》、《济公追踪》、《鸡人血》、《写状三拉》、《吴汉杀妻》、《吴天寿观书》、《胡奎卖人头》、《炼印》、《梁祝姻缘》等。折子戏主要剧目有《白云楼》、《送香茶》、《断桥》、《狗油锥子》、《九相公闹馆》等。质量好的戏经常上演,特别是有部分演员拿手戏常与观众见面如徐晓楼在《潇湘夜雨》扮演的崔文远、《断桥》中的许仙等。

主人演员有鲍悦南,在《赵玉珍装疯》中扮演赵玉珍,《吴汉杀妻》中扮演王兰英;严润卿,在《乌金记》中扮演吴天寿;徐俊楼,在《打孟良》中扮演孟良等;穆艳红,在《半把剪刀》中扮演陈金娥,《雷雨》中扮演繁漪;何亚洲,在《牛郎织女》中扮演牛郎,《白扇记》中扮演金元;胡毛,在《九相公闹馆》中扮演九相公;筱艳卿,在《吴汉杀妻》中扮演的项夫人;李建章,在《二堂审子》中扮演刘彦昌等。

1957年,武打戏开始在安陆剧院舞台亮相,徐俊楼是安陆武戏的开创者,陈月平、柯世龙等进一步发扬光大。武戏剧目有《盘肠大战》、《拦马》、《三岔口》、《李三保大闹青云楼》、《水漫金山》等。

1958提起逐步实行导演制,每出戏通过排练之后再搬上舞台,根据导演的要求,音乐、舞美设计、化妆和服装设计相继产生,这类戏剧上演后令观众耳目一新,排练的戏主要是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如《李慧娘》、《春草闯堂》、《百花赠剑》、《白蛇传》、《拦马》、《谢瑶环》、《生死牌》、《杨乃武与小白菜》、《洪湖赤卫队》、《雷雨》、《啼笑因缘》等。这批戏质量高,效果好,演出场次多,成就了一批新生代演员,如:邓秀英,饰《洪湖赤卫队》中的韩英;孙桂华,饰《白蛇传》中的白素贞;王惠珍,饰《李慧娘》中的李慧娘;刘柱来,饰《洪湖赤卫队》中的彭霸天;蒲训民,饰《啼笑因缘》中的樊家树;周永寿,饰《李慧娘》中的裴生;韩玉玲,饰《吴汉杀妻》中的王兰英;陈月平,饰《盘肠大战》中的罗通;柯世龙,饰《三岔口》中的刘利华;张文彦,饰《断桥》中的许仙等。

 安陆县楚剧团成立后,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在演出传统戏的同时,以现代戏占领舞台,传统戏和现代戏要三、七开。1956年,剧团排演第一个现代戏《小二黑结婚》;1957年排演了《刘介梅》、《罗汉钱》;1958年排演了《三代》、《母亲》、《我的一家》、《红色的种子》、《祝福》;1959年,排演了《洪湖赤卫队》,连续上演17场,是现代戏上演时间最长的一曲戏。同年,排演了《雷雨》、《啼笑因缘》。《雷雨》巡回到随县演出,受到观众热烈欢迎,随县政府送给剧团一面锦旗:“现代题材,精彩表演”。1960年,剧团排演了《白毛女》;1961年到1963年底,陆续排演了《千万不要忘记》、《杨立贝》、《赵玉霜》、《夺印》等,分成两个演出团到各个公社演出;1964年到1966年“文革”前期,传统戏被禁演,剧团排演了大型现代楚剧如《千塘百坝》、《黛诺》、《江姐》、《革命自有后来人》、《芦荡火种》、《南方来信》以及中型现代戏《红云岗》、《红嫂》,小型现代戏《进山》、《送肥记》、《双教子》、《两块六》、《借牛》等。这一时期成长的演员有:禹炳生,饰《千塘百坝》中的汪立波;芦望民,饰《夺印》中的何书记;罗三桃,饰《黛诺》中的黛诺;阮光珍,饰《江姐》中的江姐等。

现代戏《江姐》,是剧团巡回演出到武汉之际,特邀武汉市楚剧团导演石少山执导,同时请武汉市楚剧团《江姐》剧组的演员、音乐、舞美、灯光、效果、化妆、服装人员对口辅导。《江姐》上演之后效果很好,是剧团现代戏中称为最完美的剧目,该剧在城乡各地演出数十场。

剧团除在剧场演出之外,还要作巡回演出和上山下乡演出,时间分为四六开,即四分时间外出巡回演出,六分时间在剧场演出。外出演出的各个地点,根据观众的上座率来确定演出时间的长短,少则10天半月,多则20余天。

1955年,到应城、汉川、汉川县马口镇剧场演出传统戏。

1956年,到应城、汉川县马口镇剧场演出传统戏。

1957年冬,徒步到王义贞店露天戏楼演出,因遇大雪,返城。

1958年春,到武汉汉阳区工人文化宫、汉口中山公园、江汉公园俱乐部、汉阳露天剧场、水厂俱乐部演出《愚公移山》、《恩仇记》和现代小戏《波折》等。

在此巡回演出期间,按上级要求赴洪山大礼堂,向省委领导作汇报演出剧团创作的大型古典戏《愚公移山》,演出结束后,省长张体学接见了全体演职员工。

同年秋季,“全民大办钢铁”,剧团参加“文艺大会战”,在雷公店荒山野外搭了7个戏台,与另外6个公社业余剧团分别连演3天3夜,自编自演、歌颂时代先进人物。剧团演出后,赴同兴店、狮子山、会砦等地,为大办钢铁的民工慰问演出传统戏《杨八姐游春》等。冬季,到京山县晏店为修水库的民工作慰问演出。年底,剧团赴武汉市机床厂慰问演出传统戏《恩仇记》和折子戏《狗油锥子》。

1959年4月份,巡回到随县演出传统戏《济公追踪》和现代戏《雷雨》等剧目,其中《雷雨》演出效果很好,应观众要求复演一场;6月,赴应城演出传统戏《莲花庵》、《拦马》等;7月,到武汉中山公园露天剧场、解放公园露天剧场、黄陂滠口剧场、横店剧场演出传统戏《生死牌》等。同年秋,中央首长陈少敏和湖北省水利厅厅长汪立波来安陆视察,剧团在县委小礼堂演出折子戏《庵堂认母》、《打孟良》;11月,巡回到天门县以及汉川马口、天门皂市剧场演出传统戏《潇湘夜雨》等剧目;冬季,赴徐家河水利工程指挥部慰问演出,随后沿水利工程渠道工地,为民工演出十余天;年底赴武汉市机床厂慰问演出传统戏《济公追踪》。

1960年春,到武汉市青山区、武建剧场、东风剧场、汉口中山公园露天剧场、汉川县马口镇剧场、潜江县人民剧场、监利县新沟镇剧场演出传统戏《绣鞋案》和现代戏《雷雨》等剧目。《雷雨》在汉口中山公园演出的时候,观众达4000人,创剧团纪录。冬,安陆、云梦合县,剧团改称“安陆县楚剧一团”,巡回到云梦镇、胡金店镇、雷公桥、下辛店、苔湖农场等地演出传统戏《杨八姐救兄》等剧目。原云梦县楚剧团改称为“安陆县楚剧二团”,巡回到安陆县的水镇、莲花镇、接官镇、会砦、赵棚镇等地演出《白扇记》等剧目。

1961年赴云梦剧场演出传统戏《白蛇传》等剧目。正值农历端午节那天,连续演出3场,2角5分一张的票价,一天的票房收入达1000多元,创多年剧团一天收入之最;夏季,巡回到汉川马口镇剧场,马口镇的4个生产大队分别包场演出,脉旺镇剧场等地演出传统戏《荷珠配》、《庵堂认母》等剧目;同年冬,到雷公镇、棠棣镇、桑树店、巡店镇、陈家沟等地演出传统戏《李三保大闹青云楼》、《鸡人血》等剧目;年底,赴花园部队慰问演出传统戏《十三妹》。

1962年春夏,巡回到孝感花园镇剧场、孝感县城京剧团剧场、云梦县隔浦镇剧场演出新编历史剧《李慧娘》、《同根异果》等剧目;冬季,剧团分为两个演出团,一团由团长徐晓楼带领到青龙镇、水镇等地演出20余天;二团由副团长李建章带领留守本剧场演出,20余天后,一团回到本剧场演出,二团到巡店、云梦义堂镇演出;年底,赴花园部队慰问演出传统戏《站花墙》、《庵堂认母》等剧目。

1963年春夏,巡回到应城及川马口、脉旺演出新编历史剧《李慧娘》、现代戏《三里湾》等剧目;秋季,剧团分为两个团,以府河为界,一团巡回府河以东的各个公社演出现代戏《赵玉霜》、《杨立贝》和传统戏《济公追踪》等剧目。二团巡回府河以西的各个公社演出现代戏《夺印》、《三世仇》和传统戏《九件衣》、《盘肠大战》等剧目。

1964年,传统戏被禁演,在送现代戏上山下乡为农民服务精神指导下,剧团必须完成下乡演出任务,为了不给农村带来负担,实行围篷卖票演出。围篷演出的方式是剧团下乡自择一处场地,全体演职员工分工合作一齐动手,栽竹竿、吊围棚、扯幕布、设舞台、每场演出时的网友售票、守门、场地巡逻等工作,均由演员轮换上岗。夜场演出没有电灯,就用汽灯照明,票价1角5分,有少数农民没有钱买票,可用3个鸡蛋换一张票。每场夜戏结束后,演员们提着汽灯护送观众跨过沟坎,直到夜深人静才卸妆就寝。每个演出点,演出3到5天后,就要转场。转场拆卸的竹竿、围网、围棚、服装、道具,还有生活炊具,每个人的行囊,均由演员肩挑背扛,男的人平40公斤,女的25公斤,步行翻山越岭,每趟走30到50里路,从秋季出发到第二年的夏季结束,历时一年时间,走遍了安陆的每个公社和大部分生产大队。演出主要剧目是现代戏《千塘百坝》、《南海长城》、《黛诺》、《沙家浜》、《革命自有后来人》等。

1965年秋季,剧团到武汉市汉口清芬剧场、和平剧场、武昌剧场、汉阳剧场演出现代戏《千塘百坝》、《南海长城》、《黛诺》等剧目;冬季,有关部门提出围篷售票演出的形式是“将无钱看戏的贫下中农挡在围篷之外”,必须“拆除这垛墙”。从这个时候起,剧团演职员工依然挑着服装、道具和行囊,沿着往年的演出路线,巡回包场演出。每场演出收费400元,由公社付给。演出剧目有现代小型戏《借牛》、《游乡》、《红管家》、《秧》等。

与此同时,全县各地农村文艺宣传队也在本县的各个生产大队的小队,免费巡回演出,主要演出现代小戏《打铜锣》、《补锅》等。

1966年春,剧团到各地巡回演出,直到“文革”开始。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安陆县楚剧团改名为“安陆县工农兵楚剧团”。1970年,安陆县楚剧团在县政工组主持下实行整顿,将老艺人和绝大部分中青年演职员工调出,排到各单位工作,留存人员24名。时隔不久,有10余名演职员工以“返回剧团闹革命”为名,回到剧团工作。1969年冬,安陆县楚剧团转为全民所有制,改称“安陆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定编人员70名。1970年春,在县政工组主持下,“安陆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实行整改,10余名演职员工被调离剧团,留下的人员分成若干招生小组,深入全县各生产大队选拔能歌善舞的知识青年,同时举办业余文艺骨干培训班挑选人才,历经一年共招收学员40名。自此,“安陆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步入正轨,开始请专业老师前来辅导,并挑选学员去省楚剧团和其他单位学习。县剧团排练、演出了《红灯记》、《沙家浜》、《龙江颂》、《杜鹃山》等剧目,同时成立创作小组,创作现代剧目如《红松岭》、《九百九十九》、《转战》等剧目,曾参加孝感地区举办的专业剧团创作剧目汇演活动。

1973年,“安陆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改称为安陆县楚剧团。1979年春被禁演的传统戏重返舞台,上演的第一个传统戏是《十五贯》,特邀湖北戏曲学校老师石少山执导,剧中人物由徐晓楼、周永寿、陈月平、刘柱来扮演,该剧上座率经久不衰,连续演出56场,突破了建国以来表演剧目的最高场次。自此,剧团陆续上演传统戏《宝莲灯》、《潇湘夜雨》等众多剧目,每出戏上演日、夜场,场场满座。这一时期是传统戏演出的巅峰时期。1980年,传统戏上座率下滑,剧团改为只演夜场,每夜演出依然满座,演出收入有一定的积累。

1981年,剧团开工建设五层楼、两个单元的演职员工宿舍。同年,为保证戏剧事业后继有人,报请上级批准,招收男女学员21名。1982年,县财政拨款重建安陆剧场,改名为“安陆剧院”。年底,剧团实行第一次改制,县委宣传部下派工作组到剧团,重新任命领导班子,赶排新剧目,赴武汉等地巡回演出。1983年春,全国文艺界掀起改革浪潮,各个县级剧团的演职员工实行自愿组合,优胜劣汰,由民众选举团长,开展业务经济大承包。根据省文化厅有关精神,剧团进行第二次改制,演职员工自由选择,将剧团分为两个团,团长由群众选举产生,报文化文化局备案,实行业务财经大包干,一团团长陈月平,二团长乐道清,分团的领导班子直属文化局管理。当时,由于自己的剧场在重建过程中,没有演出场地,两个团各自外出巡回演出,历时1年零8个月。

1984年元旦,重建的安陆剧院落成庆典,为迎接此项活动,宣传部的文体局对剧团进行第三次改制,两个分团回归到一个演出团,分团的领导班子就此解体,新团的领导由宣传部任命,分两级管理,设团部管理演出队和剧场,实行业务财经承包制,各自开展活动。1985年,戏剧不景气,流行现代歌舞。演出队为迎接剧院庆典活动演出了大型传统戏《唐明皇游月宫》和《花中君子》,不再在本剧院售票演出,而是年复一年到外地巡回演出。上世纪80年代中期,歌舞盛行给剧院带来了生机。安陆剧院曾接待过全国各地50多个歌舞团,还迎接过来安陆演出的著名歌唱家蒋大为、影视明星刘晓庆等,经济效益很可观。

1987年,安陆县改市,剧团改称为“安陆市楚剧团”。上世纪80年代末期,剧团没有上座率,只能采取与各地“演出公司”签约的方法收取演出费。这种形式持续到90年代初期,我们每年巡回演出的足迹,踏遍了鄂州地区和江汉平原的天门、潜江、沔阳的各个地方。戏剧市场衰落,歌舞市场也在下滑,剧团出现了“门庭冷落车马稀”的萧条景象,经济出现极端危机,演员大量流失,调离剧团的主要演员有阮光珍、余瑞玲、乐道清、陈晓平、涂亚玲、杨后勋等,老演员周永寿、韩玉玲、柯世龙等开始办理退休手续。曾经强大的演员阵容逐步减弱,甚至没有演出能力,剧团陷入全面瘫痪的境地。1993年9月,上级主管部门为重新启动剧团,任命陈月平为团长,组建新的领导班子,采取诸多措施将剧团拉回到正轨,同年年底招收男女学员20名,随团参加演出和培训。1994年,开展行业性的演出活动,排练反映计划生育的现代戏《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和反腐倡廉的现代戏《清风颂》,由主管部门行文组织观看,剧团获得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995年开展送戏下乡百场活动,引起媒体关注,《湖北日报》专题报道安陆剧团下乡演出情况。剧团名声大振,社会地位相应提高。

1996年春节,剧团演出队外地巡回演出之际,团部组织退休老艺人鲍悦南、筱艳卿、韩玉玲、周永寿、柯世龙、张文彦等和外聘的职业演员联合售票演出。此番演出是安陆剧院停演10余年来从未有过的戏剧售票演出活动,上座率很高,时间长达一个月。1997年,剧团承接了安陆市“建市十周年庆典”活动,由市政府拨款对剧院进行维修,剧团排练了高水平的歌舞节目,同时请来著名歌唱家万山红、朱明瑛等参加演出庆典活动。1998年,剧团承接了举办“安陆银杏节”活动,请来了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参加演出。1999年,剧团开办艺术学校,招收学员20余名。

1990年代末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但剧团经济仍未走出困境,演职员工生活福利水平比较低,招收的学员大多选择改行,剧团再度陷入困难境地。2001年上级主管部门任命青年导演陈刚为团长,老一代艺人彻底退出舞台。新的领导班子提拔、重用有能力、有作为的青年演职人员,将青年演员推到演出第一线,成为各个行当的当家角色。这支年青的演出队伍,巡回各地演出,深受观众好评。2001年,剧团创作、排演了大型现代戏《回来吧,亲人》。该剧由团长陈刚策划,严治亚执笔,朱乙酉导演,以抨击“法轮功”为主题,上演之后,受到安陆市、孝感市和湖北省有关部门的褒奖,荣获奖状和奖金,在安陆剧场连续演出30余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003年,招收男女学员8名。2004年,剧团创作排演了以教育青少年学生为主题的现代戏《花季风》,市政府为该剧拨付专款,教委组织学生观看,连续上演20余场。2005年,省委宣传部在孝感召开“文明办”会议,安陆市楚剧团赴孝感演出《花季风》,省、市、县领导观看后给予较高评价,中央文明办带走剧本。《中国戏剧报》刊载了安陆市楚剧团演出《花季风》的消息。

2006年,剧团领导班子加大改革力度,投资40万元将安陆剧院彻底改造,投资10万元更换演出设施。改造后,剧院门面收入是改造前的30倍,对外经营是改造前的10倍以上。更换演出设施的演出队,出外巡回演出收入增加两倍之多,较快收回投资,演职员工待遇大幅提高。2006—2008年,孝感市每年举办“福星杯”艺术团体文艺展演活动,安陆市楚剧团连年获得创作、导演、演员、音乐等一、二、三等奖,青年演员王瑛被评为全市“观众最喜爱的演员”之一。2008年,省文化厅、财政厅配送一台舞台流动车给安陆市楚剧团。2008年冬,剧团在本剧场组织楚剧展演活动,连续演出传统戏10场,场场满座。此番演出是戏剧市场衰落20余年来的一次奇迹,给戏剧人带来了无限希望和喜悦。

纵观安陆戏剧的流变过程,它的发展是曲线的不断向前,现在的剧团已是个团结安定、和谐进取的剧团。2012年,安陆市楚剧团由陈月平创作、执导,以陈刚、余青松等主要表演人员,演出的大型现代楚剧《呼唤》,取得空前成功,在安陆剧院连演30余场,场场爆满,省委宣传部决定该剧在全省各在巡回展演。该剧喜获全省楚剧表演奖。

三、皮影戏

皮影,安陆府城称之为“皮人”,有人把它归于“戏”而称“皮影戏”,是以一己之演唱、操纵道具而为之的曲艺形式。皮影戏始于战国,发于汉朝,兴于唐宋,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古代皮影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皮影道具大多用驴皮制成,完整的图像都要经过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熨平、缀接八大工艺步骤,仅制皮一道工艺就分清泡、脱毛、去脂、防腐、刮皮至透明、撑皮、阴干等若干工序。

安陆皮影主要分“门神谱”(大皮影)和“魏谱”(小皮影)两大类:“门神谱”宋时自北方传入,“魏谱”因三国时本地属魏而得名。安陆两种谱派并存,并发扬光大,将这一艺术传承到周边州县。在古代科技不发达,连电灯也没有的情况下,皮影戏中的车船马轿、奇妖怪兽上场穿云、下垂遁地、钻火入池、隐身变形、喷烟吐雾、劈山倒海都能表现,还能配以各种皮影特技和声光效果,演出大型神话剧的奇幻场面,倍受欢迎。

安陆老县城明清鼎盛时期有多少皮影班子无历史记载,即使在民国战乱时期,安陆城就有下布市口太和宫前的蔡家茶馆、玉石街一乐茶园、时中巷对面老凤林茶馆、府河中街唐家茶馆、东十字街的周武庆茶馆、张吉祥对面的瞎子文茶馆、美裕祥隔壁牌坊茶馆、北华门的陈万鹏茶馆、北横街的郑掴板茶馆等,还有著名的望山泉茶馆、忠烈祠茶园和城楼茶馆十余处。这些茶馆的曲艺连轴转演出,丰富了老县城的文化生活,繁荣了城区经济。目前,安陆城区仅剩下玉石街“赵国洪皮影馆”,表演皮影供老人相聚品茶,追忆昔日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