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安陆新闻

在希望的田野上——安陆市孛畈镇产业促脱贫工作侧记

信息来源:市委宣传部 发表时间:2018-06-27 19:28:06 浏览次数:1608 次 分享到:
字数:1233字体:[ ]视力保护色:

精准扶贫,“国字号”工程,重大民生工程。如何兑现2020年前消除贫困的庄严承诺,做到能脱贫、不返贫?安陆市孛畈镇围绕产业做文章,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因人而异,积极为困难群众谋出路,在希望的田野上播撒新的希望。

“小龙虾”让12个贫困户抱成团

天空,湛蓝,白云朵朵;池水,清澈,波光粼粼。6月26日,安陆市孛畈镇曹畈村新挖的虾池旁,刚运回的3000斤虾苗经消毒处理,投放到水中。今年,此地将投苗8000斤。

【黄德望 摄】

“水源有保障,市场有需求,养虾肯定比种稻收益高。”曹畈村党支部书记徐大武说,今年,村里发动清水河畔3个村民小组以现金、土地入股的方式,将零散的稻田开挖成占地110亩的虾池9个,总投资近50万元。

【蒋鹏飞 摄】

58岁的陈传喜是该村已脱贫的农户。2017年,他养牛10头、养猪20头、养鸡3000多只、养鱼25亩,是镇里的产业脱贫典型。今年,他将牛卖掉,拿出5万元入股养虾。

“少则投1万2万,多则5万,共有12个贫困户入股。”陈传喜说,不少贫困户为养虾的事还请他拿主意。2015年起,陈传喜在政策支持下,搞养殖,光荣脱贫,在附近小有名气。

致富不忘乡亲。如今,陈传喜在村集体的带领下,与其他贫困户一道发展“小龙虾”产业,要脱贫,更要致富!

“牛绳子”牵动两个老人的创业梦

【蒋鹏飞 摄】

“哞……”孛畈镇长松村贫困户朱武绪家门口简易的牛棚里,10多头黄牛,甩着尾巴,“嗷嗷待哺”,主人朱武绪则忙着调玉米粉,准备喂食。

朱武绪的爱人刘德兰,10年前因脑肿瘤2次到武汉同济医院接受手术。“那时候,没有精准扶贫政策,住院报销比例也低。”刘德兰说,东借西凑近70万元医疗费,大部分个人承担。2015年,精准扶贫启动,朱武绪家被识别为贫困户。

【蒋鹏飞 摄】

“两个女儿成家立业,都有自己的困难。老伴心脏有问题,干不了重活。”朱武绪养牛的想法由来已久,光靠种田,很难还清欠下的债。

“这里林草资源丰富,养牛是条出路。”市城投公司驻村干部李小明说,他们家从2头牛发展到现在的12头(含母牛10头),每年产的小牛就能卖3万多元。“2017年,政府以奖代补5000元,单位也拿出2000元帮他。”

今年,在工作队的帮助下,朱武绪申请了5万元小额信贷,用于搭建牛棚,改善牛的生活环境。“把牛服侍好,争取早日脱贫!”朱武绪信心满满。

“香菇群”吸引45个贫困户加盟

仲夏,骄阳似火,户外35℃,月岭村贫困户周思贵的香菇棚里倒有几分凉意。皮管“呲呲”向棚内喷水,1万袋香菇菌苗正躲在凉棚里休养生息。

【黄德望 摄】

“温度必须在30℃以下,等过了暑假‘休眠期’,即可结香菇,见效益。”村支部书记周思想,今年把周思贵也拉入“香菇群”,并上门提供技术服务。

目前,月岭村加入到香菇产业群的贫困户有20户,香菇种植超过20万袋。“2018年,能不能整村脱贫出列,就指望它”。周思想说。

【蒋鹏飞 摄】

与月岭相邻的三里社区,2016年已整村脱贫出列。为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该社区集体建造占地25亩的香菇大棚,免费提供给贫困户使用。

社区居民胡礼才中风丧失劳动力,妻子帮人种香菇1年,掌握了全套技术,今年申请种香菇7000袋。“按每袋赚5元计算,可获利3.5万元,还能享受政府奖补资金5000元。”社区书记骆玉芳说。

今年,月岭、三里、陈河3村(社区)共投入扶贫政策资金150万元,成立楚风食用菌合作联社,搭建食用菌大棚、厂房,引进菌棒自动化生产线2条,以及灭菌蒸锅、冻库等,破解香菇种养加销难题,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加盟“香菇群”。

目前,该镇香菇种植总量达100万袋以上,其中,直接参与香菇种植的贫困户有45户,香菇总产值过1000万元。

兴产业,强“造血”,长远。今年,该镇引进东升中药材基地,带动贫困户参与金银花、丹参、艾蒿等中药材种植,自主脱贫,稳定增收。截止目前,全镇自主发展产业的贫困户达287户,比去年增长57.5%。
    (作者黄德望 宋爱华)